微全息存储的方法是20世纪末提出的,它结合了传统光盘按“位”存储的概念和体全息记录的原理,用微全息图代替传统光盘存储的凹坑式点位,在记录材料内生成极小的反射全息图,每个全息图代表一个数据位的信息量,所占空间为微米量级,因此称为微全息存储.微全息存储记录的仍然是体积全息图,具有布拉格选择性,因此可以利用体全息存储的波长复用、角度复用或波长与角度的混合复用技术实现复用记录,还可以利用深度复用实现信息的多层记录,增加存储的密度和容量,有望在直径120mm的单盘内实现1TB的存储容量.微全息存储某种意义上是目前光盘存储技术的三维扩展,其系统结构和传统的光盘系统结构类似,容易与传统光盘系统兼容.因此微全息存储技术一经提出,在短短几年内就收到广泛的关注,许多大学和公司的研究人员对这种新型的存储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使得微全息多层存储技术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本站先来阐述微全息存储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模型,然后主要从存储材料、复用技术、实现的存储密度,以及为全息存储系统来概述该技术的发展和目前所取得的成果.
伪全息存储的机理
伪全息存储的概念和原理.记录时,采用两束相向传播的高斯光束干涉,即激光入射到光学器件后聚焦于记录材料,与经过材料下方的反射元件反射后的光发生干涉,在高斯光束束腰的位置形成驻波.材料就把这个驻波记录下来,即所谓的微全息图.数据读出时,移走图中所示的反射元件,通过已记录全息图的衍射,再现出一存储的数据信息.